|
有時候先退一步是為了更好的向前邁步 |
|
2014-8-11發布 |
上篇:團隊精神并不是一句口號,是實實在在的個人與團隊的融合 下篇:好的心態成就好的未來 |
在綠意盎然的青草地上,我們順利的完成了這一天的項目,有歡笑、有感動、有激動,其中有一個項目讓我記憶猶新,它讓我看到人在突破思維過程中的巨大收獲。我在想,很多時候我們太過于局限在自己的思維里,陷入泥漿中。第一個項目是穿越電網,樹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張與地面垂直的網(用繩結成的網),網格數只比團隊人數多出2格,而且大小不一,每個網格就是一條生路,在穿越過去的時候,身體的任何部位都不能觸碰網線,甚至是衣服,而每條生路只能使用一次。不幸“犧牲”的隊員需要通過其他隊員的“買洞”來重新通過電網。 在這個過程中,大部分隊員,包括我自己的團隊,首先想到的都是按照網格的大小和團隊成員的身材比例,盡量合理的分配好資源,強壯高大的穿越大網格,身體嬌小的就穿越上面的小網格。這樣的安排中規中矩,也很合理,盡量不要犧牲,不要讓隊友“買洞”。的確,我們也在培訓師規定時間內順利的完成了任務。 我們正在為自己團隊欣喜的時候,最后一個團隊的行動讓在場的伙伴們都驚呆了。他們將所有的小網格全部觸碰,只留下大的網格,在我們還沒明白是怎么回事的時候,他們的男隊友在做俯臥撐、女隊友在做下蹲,因為項目規定,買一個網格需要所有男學員做10個俯臥撐、女學員做10個蹲下起。接下來,便是他們邊買“洞”,邊穿越電網,由于買的都是大的網格,所以穿越起來很輕松,兩個人配合就可以了。在他們結束后,他們所用的時間比我們其他團隊少了三分之一。 這個項目的拓展對每一個人都有一定觸動,我們一直在努力保全,一直按照既有的現實按部就班,卻沒有看到可以先舍棄一些看似會讓我們受損的東西。這里我又想起一個經典的逆思維故事:一個猶太老人在學校附近買了一間房子居住,剛開始幾周還很安靜,可不久就有3個青年在附近踢垃圾桶鬧著玩。老人享受不到片刻安寧,于是出去跟青年們談判說:你們玩得真開心,我喜歡看你們玩得這么高興,如果你們每天都來踢垃圾桶玩,我每天給你們一塊錢。3個青年當然很高興,所以每天更加賣力的踢垃圾桶了?墒且恢芎,老人優優的說,通貨膨脹減少了我的收入,從明天起,只能給你們每人五毛錢了。青年雖然不樂意,但還是接受了,他們還是會每天去踢。又一周后,老人又說,最近沒有收到養老金支票,對不起,每天只能給兩毛了。青年們不滿了,誰愿意要兩毛錢給你表演啊,不干了。因此,兩周后,老人又過上安靜的生活。 這個故事和我們這次的穿越電網拓展訓練如出一轍,有時候先退一步是為了更好的向前邁步,達到我們的目標。 |
|
|
|
|
|